生地黄--- 味甘、苦、性寒。 歸心、 肺、腎经。清熱凉血、養陰生津。Add caption |
| ||
地骨皮---味甘、寒。 歸肺、肝、腎经。 凉血除蒸、清肺降火。 |
川鸟---味辛、苦、性熱、有毒。 歸心、脾、肝经。 溫经止痛。 袪风除濕。 |
桑叶---味苦、甘、性寒。 歸肺、。 疏风清熱、清肝明目。 |
獨活---味辛、苦、性微溫。 歸腎、 膀胱经。 袪风胜濕、止痛。 |
石膏---味辛、甘、性大寒。 歸肺、 胃经。 清熱瀉火、除煩止渴。 |
龙胆草---味苦、性寒。 歸肝、胆、 胃经。 瀉肝火、清熱燥濕。 |
蒲公英---味苦、甘、性寒。 歸肝、胃经。 清熱解毒、消痈散結。 |
牛蒡子---味辛、苦、性寒。 歸胃、肺经。 疏散风熱、解表透疹。 |
蒿本---味辛、性溫。 歸膀胱经。 散寒解表、袪风胜濕、止痛。 |
蒼耳子---味辛、苦、性溫、有小毒。 歸肺经。 通鼻竅、袪风濕、止痛。 |
細辛---味辛、性溫、有小毒。歸肺、心、 腎经。 袪风散寒止痛。 |
黄柏---味苦、性寒。 歸腎、膀胱、 大腸经。 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。 |
龙眼肉---味甘、温。歸心、脾经。 补益沁脾、養血安神。 |
敗醬草---味辛、性微寒。 歸肺经。 清熱解毒。 |
知母---味苦、甘、性寒。 歸、肺、腎、 胃经。 清熱瀉火、滋陰潤燥。 |
牡丹皮---味苦、辛、性微寒。 歸心、肝、腎经。 清熱凉血、活血散瘀。 |
赤芍--- 味苦、性微寒。 歸肝经。 清熱凉血、袪瘀止痛。 |
火麻仁---味甘、性平。 歸脾、胃、大腸经。 潤腸通便、滋養补虛。 |
王不留行---味辛、甘、性平。 歸肝、 胃经。活血通经、下乳、利尿。 |
玄参---味甘、苦、性寒。 歸肺、胃、腎经。 清熱養陰、解熱散結。 |
威灵仙---味辛、性溫。 歸十二经。 袪风濕。 通絡止痛。 |
蒼術---味辛、苦、性溫。 歸脾、 胃经。 燥濕健脾、袪风除濕。 |
獨活---味辛、苦、性微溫。 歸腎、膀胱经。 袪风胜濕、止痛。 |
大黄---味苦、性寒。 歸脾、胃、大腸、肝、心包经。 瀉下攻積、清熱瀉火、解毒、活血袪瘀。 |
夏枯草--- 味辛、苦、性寒。 歸胆、 肝经。 清肝火、麦散郁結。 |
金銀花---味甘、性寒。 歸肺、胃、 大腸经。清熱解毒。 |
黄連---味苦、性寒。 歸心、肝、 胃、大腸经。 瀉火解毒、清熱燥濕。 |
黄芩---味苦、性寒。 歸肺、胆、胃、 大腸经。 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、止血、安胎 |
葛根---味甘、辛、性凉。 歸脾、胃经。 发表解肌、升陽透疹、解熱生津。 |
辛夷---味辛、性温。 歸肺、腎经。 散风寒、通鼻竅。 |
升麻---味辛、甘、性微寒。 歸肺、胃、 大腸经。發表透疹、清熱解毒、升陽舉陷。 |
菊花---味辛、甘、苦、性微寒。 歸肝、 肺经。 疏风清熱、解表明目。 |
柴胡---味苦、辛、性微寒。 歸心包絡、肝、三焦、 胆经。和解退熱、疏肝退熱、升舉陽气。 |
鱼腥草---味辛、性微寒。 歸肺经。 清熱解毒。 |
佩蘭---味辛、性平。 歸脾、胃经。 芳香化濕、疏散表邪。 |
藿香---- 味辛、性微溫。 歸脾、胃、肺经。 芳香化濕、和中止嘔、發散表邪。 |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