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日子, 天地生气勃发, 万物生長欣欣向荣, 人們應當晚睡早起, 漫步于庭院, 披散头发, 舒緩身体, 使神志跟从春意散发, 這是順應春天的規律, 是養生之道, 違背了這个規律就会傷害肝。
"升发"是肝的另一个主要的特性。 肝在五行属木, 主升发, 通于春气。春天為四季的開始, 同样最早的陽气也是這个時候生发, 因此, 春天是孕育生升之時, 故生气和則五臟皆安。
春气又內應于肝, 肝气升发又能启迪其他臟器, 這样則气血沖和, 五臟安定而生机不息。此外, 肝主升发還有升舉陽气之意, 宣散郁滯。肝有調暢气机、通利气血、促進脾胃升降等生理作用, 這一切都源于肝木条达的本性。
肝喜条达舒暢, 各种原因所致气机不暢或痰血阻滯都可阻遏肝气。无論外感、內傷皆可致肝气郁滯, 這样, 疏泄失常自然会引起疾病了。
又由於春季失于調養, 生長之气不足故夏天会多发寒性疾病, 肝属木, 旺於春, 肝气既傷則夏火為木之子, 无以受气, 故病生于夏而致寒性病变。
總而言之, 春属木, 与肝相應, 因肝喜調达, 有疏泄的功能, 木有生发的特性, 肝在志為怒, 惡抑郁而喜調达, 故春季要力戒暴怒, 更忌郁結, 要做到心胸開闊, 樂觀向上, 保持心情愉快。
春季气候变化較大, 天气時暖時寒, 不宜過早除去棉服, 但要多些適當室外活动, 舒展形体, 力求身心和諧, 精力充沛。食物養生方面, 多吃些甜的東西, 這樣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。
夏天万物繁茂秀美, 天地陰陽之气交合, 自然界的植物結出果实, 人們應當晚睡早遠起, 不要厭煩白天的時間長, 使胸中沒有怒气, 這是順應夏季的規律, 是養生之道。違背這个規律就会傷害心。
在一年之中, 夏季是陽气最盛的季節, 气候炎熱而生机旺盛, 人体陽气外发, 陰气在內, 气血运行会相應地旺盛起來, 但, 通過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, 這能調節身体溫度平衡勿過度陽盛, 从而适應暑熱的气候。五行中, 心属火属夏, 所以, 過度陽盛反使心臟跳动過速、容易患心臟病。
養生中, 夏天衣服不要穿得太厚, 若穿得太多反使身体不能適當調節体溫, 夏天出汗多, 身体的水份容易流失故應當夏天喝水多一点, 保充水份, 最少一天八杯水。也不能貪吃過多寒凉食物例如西瓜等, 這会傷了体內的陽气。這也就是<內经>所指的---春夏養陽。
在情志養生方面, 夏天易傷津耗气, 人易疲倦, 心情易暴燥, 人亦容易发脾气。所以在陽中之陽的气侯中, 每天避免在陽气過盛的時候例如正午12pm-3pm, 避免陽光正直射身体, 心陽過盛並不是一好事, 這心陽上亢反傷陰气。体內陽盛同時把傷了陰而致的陰虛火旺迫了出來, 同時暴发, 這時候就火上加火了。咽干、发熱、傷津、陰陽失調了。正所謂, 陽盛則外熱、陽虛則外寒、陰盛則內寒、陰虛則內熱也!
在飲食方面, 不要吃易上火的東西, 例如炸油條、炸麻花、油炸类的食物, 少食肥甘厚味, 多食豆类食品, 飲食宜清淡。
秋天是万物成熟收成的曰子, 天高云淡, 秋风漸涼, 大地的暑熱和潮濕已经散去, 地气清明, 人們應當早睡早起, 雞嗚時分便起床, 使神志保持安宁, 這是順應秋季的規律, 是養收之道, 違背這个規律就会傷害肺。
秋天是"陽消陰長"的曰子, 陰雨綿綿, 濕气較重, 陽气漸收, 陰气漸長, 体驗了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的气候。正如<內经>中說:"春夏養陽、秋冬養陰"。
"秋收"的原則是秋天由阳气漸收, 而陰气逐漸生長起來, 由熱轉寒, 即所謂:"陽消陰長"的過渡階段。人体的生理活动由"夏長"至"秋收", 所以, 秋天養生一定要保養体內的陰气, 來平衡春夏養陽的陽气, 此乃"一陰一陽謂之道"。人体的陰陽不能太過, 也不能太少, 故養生之道是懂得養陽补陰或養陰补陽。
"秋收"的原則是秋天由阳气漸收, 而陰气逐漸生長起來, 由熱轉寒, 即所謂:"陽消陰長"的過渡階段。人体的生理活动由"夏長"至"秋收", 所以, 秋天養生一定要保養体內的陰气, 來平衡春夏養陽的陽气, 此乃"一陰一陽謂之道"。人体的陰陽不能太過, 也不能太少, 故養生之道是懂得養陽补陰或養陰补陽。
秋天養生在對精神情志、飲食起居、运动方面應注意一个"和"字, 要做到內心宁靜, 神志安宁, 心情舒暢, 切忌悲优傷感, 秋风冷雨、花木凋零, 常会讓人引起傷感, 所以, 秋天心情盡量平和,以避秋生淒郁情緒至病。
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, 應早卧早起, 与雞俱兴, 早卧以順應陽气之收斂, 早起為肺气得以舒展。秋天多吃酸性食物, 秋属金, 秋天肺金當令, 肺金太旺則克肝木, 因此秋季易耗傷津液, 引发口干舌燥, 咽喉疼痛, 肺熱咳嗽等症。
因為酸味收斂肺气, 辛味发散, 所以秋天宜收不宜散, 故秋天多吃酸性食物少吃辛、姜、及多吃清熱生津、養陰潤肺之食物。
因為酸味收斂肺气, 辛味发散, 所以秋天宜收不宜散, 故秋天多吃酸性食物少吃辛、姜、及多吃清熱生津、養陰潤肺之食物。
冬天是万物潜伏閉藏的曰子, 天寒地凍, 正是需要保护陽气在体內的日子, 人們應當早睡晚起, 一定要等日光顯露后再起床, 使神志平穩、安靜, 這是順應冬季的規律, 是養生藏之道, 違背這个規律就会傷腎。
冬天万物凋零, 失去生机, 人体的陽气也与自然界的陽气一样漸漸收於內, 這時, 順應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了, 同時, 体驗了春夏養陽、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。
冬天養生應保持精神情緒宁靜, 避免煩扰妄动, 使体內陽气得以潛伏, "神疲心易役, 气弱病相侵"。冬季飲食養生多气暖胃及熱性的食物, 切記避免生冷寒凉之品, 以免損傷脾胃之陽气。"虛則补之、寒者温之", 同時, 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。
虛則补之的原理, 切記, 當以溫补的原則, 不能大补或熱补, 以免損傷脾胃的功能, 這又叫虛不受补, 大补会增加腸胃的負担, 壯火傷气, 少火生气, 過补会反倒傷了元气。切記, 冬天不能過食熱性补身之食物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