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病望、聞、問、切、別陰陽、看舌別寒熱、開药方、治法秘方如下:--------
<1.> 培土生金法:---
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。 主
要由於脾气虛衰, 生气冇源, 以致
肺气虛衰, 兼見脾运不健者、亦可
應用。五行中, 脾属土, 肺属金, 土
為肺金之母, 肺為脾土之子, 此
叫健脾以生肺气也即是培土生金
法也!
常用药材包括有:---
参苓白術散(連子肉、意苡仁、
砂仁、桔梗、白扁豆、茯苓、人
参、甘草、白術、山药。)此方益气
健脾, 滲濕止瀉。脾虛濕望盛症主
要症狀為飲食不化, 胸院痞悶, 腸
鳴泄瀉, 四肢乏力, 形体消瘦, 面色
萎黄, 舌淡苔白膩, 脉虛緩。此乃由
脾虛濕盛所致, 脾胃虛弱, 納运乏
力, 故飲食不化, 水谷不化, 清濁不
分, 故見腸鳴泄瀉, 濕滯中焦, 气机
被阻, 而見胸院痞悶, 脾失运健, 則
气血生化不足, 肢体肌膚失於濡養
, 故四肢无力, 形体消瘦, 面色萎黄
, 舌淡, 苔白膩, 脉虛緩皆為脾虛濕
盛之象。治宜补益脾胃, 兼以滲濕
止瀉。治療以人参、白術、茯苓益
气健脾滲濕為君药, 药的份量要多
一些, 其他配伍山药、連子肉助君
以健脾益气, 兼能止瀉, 并用白扁
豆、意苡仁助白術、茯苓以健脾滲
濕, 此為臣药。更用砂仁醒脾和胃
, 行气化濕, 是為佐药。桔梗宣肺
利气, 通調水道, 又能載药上行, 培
土生金。炒甘草健脾和中, 調和药
性, 共為佐使。這秘方是在四君子
湯(人参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)基礎
上再加山药、連子、白扁豆、意苡
仁、桔梗而成。四君子湯以补气為
主, 為治脾胃气虛、益气健脾的基
礎方, 参苓白術散有滲濕行气作用
, 并有保肺之效, 是治療脾虛濕盛
及"培土生金"的祕方, 此乃健脾生
气以保益肺气也!
<2.> 金水相生法:---
是滋養肺腎之陰的治法, 亦稱滋養
肺腎法。 主要用于肺陰虧虛, 不能
滋養腎陰或腎陰虧虛, 不能滋養肺
陰的肺腎陰虛症。五行中, 金生水,
肺金為腎水之母, 腎水為肺金之子,
滋養肺腎故能金水相生也!
<3.> 抑木扶土法:---
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療肝
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症的治法, 又稱
疏肝健脾法, 調理肝脾法或平肝和
胃法, 適用於木旺乘土或土虛木乘
之症。
<4.>釜底抽薪法:---
炉火正旺, 抽掉炉底柴火, 火勢自滅
, 這是采用寒涼攻下治火熱症或陰
虛腸液干枯, 大便秘結, 无水舟停。
<5.>增水行舟法:---
采用滋陰增液而通便, 腸液增多, 大
便自通。
<6.>瀉南补北法:---
這是瀉心火补腎水法以治心腎不
交。腎陰不足, 心火偏旺, 心火不下,
腎水不上, 故心腎不交。 心属火, 火
属南方, 腎属水属北方, 故稱瀉南
补北法。
<7.>佐金平木法:---
是滋養肺陰清肝火以治肝火犯
肺病。也稱滋肺清肝法。肝火過盛,
上炎犯肺。
<8.>滋水洆木法:---
是滋腎陰以養肝陰, 又稱滋腎養肝
法。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
或肝陽上亢之症。水為腎為木之母
, 木為腎水之子, 水生木也!
<9.>益火补土法:---
這是溫腎陽以补脾陽的治法。又稱
溫腎健脾法, 或溫补脾腎法。用于腎
陽衰微而致脾陽不振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